007:黄金眼

007:黄金眼 1995

6.89

黄金眼是苏联研制的用于发射电磁波破坏对方电子系统的攻击性卫星。与007一块出生入死的朋友艾里克死后突然复出,夺取了黄金眼,并密谋从伦敦银行电脑中转出巨款,然后利用黄金眼毁灭证据,007深入基地,并炸毁基地。此次冒险行动中,邦德必须寻找在苏联被劫走的黄金眼,那是一种带有电磁波的武器,是被一位叛变的苏联将军所偷。这项任务背后,最复杂的是邦德发现制造这次阴谋的歹徒是他的一位旧识及同僚,他是英国籍的探员006,他计划使用这项武器引起全球金融的瓦解,藉此增加财富。同时,邦德遇见美艳女郎的西娜·奥纳托,她是一位变态的歹徒,并用尽一切方法对付007。另一位新进的邦德女郎是娜塔丽娅,她协助邦德打败006。

1995

天狐入侵

天狐入侵 1984

6.29

20世纪80年代中期, 苏联和古巴军队从空中着陆在科罗拉多高中的足球场。 在几秒钟内,伞兵袭击了学校,将一群青少年派到山上。 武器只有猎枪,手枪和弓箭,十几岁的孩子在寒冬努力生存。

1984

铁皮鼓

铁皮鼓 1979

6.90

奥斯卡(大卫·本奈特 David Bennent 饰)的家庭有些荒诞。他的母亲和自己的表弟相恋,由于近亲不能结婚,所以被迫嫁给了一位商人。奥斯卡是谁的孩子只有他母亲知道。在他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他一面铁皮鼓。奥斯卡十分喜欢,整天挂在脖子上敲。一天,奥斯卡躲到桌子底 下玩的时候发现了母亲与舅舅的秘密,他认为成人世界充满了欺骗,于是决定不再长大。当奥斯卡从楼上跳下时,奇迹发生了,他从此不再长高,身高永远只有三岁的水平!奥斯卡还意外获得了一种神秘的能力――高分贝的尖叫。当看到母亲与舅舅幽会时,他会爬上钟楼,用尖叫震碎所有玻璃;当老师责骂他时,他的尖叫震坏了老师的眼镜。奥斯卡维持着三岁的身高水平慢慢长大。

1979

华沙之战1920

华沙之战1920 2011

4.45

波兰首部3D片《华沙保卫战》将于9月23日上映。该片反映了1920年波兰人民抵抗苏联红军入侵的著名战役,造价约830万美元,是波兰史上投入最高的影片之一。夹在世界上两个最好战的大国德国与俄罗斯中间的波兰俗称欧洲“垫脚布”——谁出门都要踩上一脚。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对历史有种特殊的偏好,广从电影票房上来看,波兰史上最为卖座的四部影片《剑与火》、《塔杜斯先生》、《你往何处去》以及《卡廷惨案》全都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片。波兰人民的大国理想也只有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才能得到伸张和舒展。而这部《华沙保卫战》虽然没什么出奇之处,但从气势恢宏的预告片看到波兰的诗人、歌女、神父统统揭竿而起,对苏联两位领导人描绘也是“举重若轻”,倒流露一丝浑不吝的气魄。

2011

沙漠白日

沙漠白日 1969

7.20

红军战士苏哈夫连续几年在俄罗斯内战中奋勇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就在他要回家的路上,却阴差阳错地被要求护卫一群土匪头子(阿卜杜拉)的妻妾。原来,红军正在追击阿卜杜拉,阿卜杜拉嫌妻妾们碍事就把她们扔下了。苏哈夫眼前是一群美貌的东方女性,心里却思念着妻子,归心似箭……一部70年代的电影,歌颂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却又不失幽默。

1969

冰冻的沉默

冰冻的沉默 2012

5.20

  影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1943年,西班牙佛朗哥政府派蓝色师帮助德国纳粹对抗俄国红军。部队中发生了一起连环杀人事件,一位西班牙士兵和一位德国中尉被派去共同调查这一事件。他们发现,在谋杀案的背后,隐藏着可怕的来自过去的秘密。

2012

恰巴耶夫

恰巴耶夫 1934

6.10

  影片《夏伯阳》根据富尔曼诺夫的同名小说改编,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1934年出品。   片中塑造了夏伯阳这位苏联国内战争中传奇式的英雄人物。该片是苏联电影史上的杰作,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性格化,片中“精神战”一场,堪称场面蒙太奇的典范。   影片荣获1941年斯大林奖金,在1978年评选的国际电影诞生以来100部最佳影片排行榜中,金榜题名。   夏伯阳是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这是在严酷的1919年红军同高尔察克白匪军作殊死战的战线上。一阵叮当的铃声,一架三套马车从广阔无垠的俄罗斯原野上飞驰而来。一群被白匪击溃的游击队员衣帽不整,狼狈地迎着马车跑来。马车冲进人群,一个目光锐利,像哥萨克那样歪戴着帽子的人敏捷地站起身来喝住人群。“站住,上哪儿去?”被驱赶得弃枪丢鞋的游击队员们,听到他们指挥员的喊声,马上停下。“来,跟我走!”随着一声令下,人们似乎振作起来,跟着马车往回冲去。车上的机枪吐出火舌,扫向敌村。敌人遭到不曾意料的反击,措手不及,一见马车上那勇士更是吓破了胆,纷纷弃甲而逃。游击队转败为胜,夺回村子。这个率领士兵冲锋陷阵的骁勇的指挥官,就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夏伯阳……   后把英勇善战的将士说成是夏伯阳式的。

1934

自由的怒吼

自由的怒吼 2006

7.60

纪录片《自由的怒吼》(Freedom's Fury),为纪念匈牙利十月事件50周年,重现五十年前匈牙利的国殇,访问水球决战的老英雄。该片由劉玉玲和昆廷·塔伦蒂诺制片,两人称之为“听到过的最好的故事”。马克·施皮茨(Mark Spitz)在片中讲述了这个故事,扎多爾曾是他青少年时的教练。

2006

十一月的孩子

十一月的孩子 2008

5.50

母亲安娜把自己的女儿英加留在了东德,自己逃往西部。英加在梅克伦堡的一个偏远小镇长大,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以为自己母亲淹死在波罗的海,祖父母 就是这么告诉她的。直到英加长成年轻姑娘,她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她在怪癖的文学教授的帮助下横跨德国寻找母亲。电影是一部悲情的公路电影,一个关于生活谎言、沉默和遭排挤、关于负罪感的故事。

2008

赤军-巴解人阵:世界战争宣言

赤军-巴解人阵:世界战争宣言 1971

6.60

  71年夏天,足立正雄拍摄描绘巴勒斯坦人斗争的《赤治-PFLP:世界革命世界革命战争宣言》时,重信正在树林里。 足立随后加入了日本赤路,若松几乎每年都要去黎巴嫩贝鲁特见他们。   Hibayama在原宿的中央公寓进出若松Pro,放映电影“赤地-PFLP:世界革命战争宣言”。   这种与这些女性的关系,是若松制作这部电影的主要动机。 和登山者一样,他也经历过“那个时代”。 重信和Hajiyama爬上神社的场景也是在若松幕府熟悉的地方新宿黄金街拍摄的。

1971

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 2013

6.50

  1942年,斯大林格勒。苏联军队根据作战计划向盘据伏尔加河左岸的德国军队展开反攻,然而反攻受阻,只有格罗莫夫大尉率领的几名侦察兵渡过到了对岸,并固守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他们临危受命要不惜任何代价守住这栋房子,除了另外几名奇迹般幸免的苏军士兵外,他们遇到了这栋房子的最后一位住户——19岁的卡嘉。德国军官卡恩奉命要夺回这栋被对手占领的房子。

2013